【二十四节气养生篇】春分:阴阳均衡防抑郁
春分
古时又称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,在每年的3月20-21日,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°。“春分者,阴阳相伴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春分日,大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长,阴阳各半。春分,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,各为12小时;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春分的一个“分”字道出了昼夜、寒暑的界限。
保健养生
1.昼夜等分,阴阳均衡
春分时节,昼夜在此等分,寒暑于此分割。顺应此时的气候特点,此时养生,要像此时天气一样,以“平和”为基本指导原则。“平和”失调,人体新陈代谢就会不协调,则人体内各种元素会失去平衡,有些元素积累过多,有些则摄入过少,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。所以,为了保证人体内环境平衡,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,合理调整饮食结构,以摄取必要的微量元素,以达到机体“平和”。
2.阳气不稳,提防躁狂
春分时节,阳气十分旺盛,但这个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旺盛的分泌时期,血液循环加快,激素分泌水平也比之前更高。所以,失眠、精神病、高血压、月经不调等疾病最容易于此时复发,而有过躁狂精神病史的人在此时尤其要提高警惕。
3.情志开朗防抑郁
入春后万物复苏,到处都是欣欣向荣,本应是人们心情开朗、情绪舒畅的时候,可却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。特别是天气转暖,花开之后,人们的社会活动会日渐增多,生活习惯也有了较大变化,人的情绪也容易因此而波动。如果再遇上某些不如意事件,很容易使人患上抑郁症,会出现胸闷、胃肠不适、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,最明显的就是越抑郁越容易失眠,而越失眠越会加重抑郁。因此,春分时节调情情志显得尤为重要。
饮食养生
1.饮食平和
春分时节的饮食忌偏热、偏寒、偏升、偏降。在烹调鱼、虾、蟹等寒性食物时,一定要佐以葱、姜、酒、醋等温性调料,以防菜肴性寒凉,食后有损脾胃;在食用韭菜、大蒜、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,配以蛋类滋阴之品,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。
2.饮食养肝为先
第一,以肝补肝,鸡肝为先。鸡肝味甘而温,具有补血养肝的作用,它较之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,且可温胃。第二,补肝血,食鸭血。鸭血性平,营养丰富。肝主藏血,以血补血,是中医常有的治疗方法。第三,舒肝养血,食菠菜。菠菜,为春天的应时蔬菜,具有滋阴润燥,舒肝养血等作用,对肝气不舒并胃病的辅疗常有良效。
3.春补添活力
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,冬季是收藏的季节,比较适合进补。但新兴的基因学说提出了“冬补不如春补”的观点,通过春补可以将细胞中的废物更换成“活力之物”,从而实现人体结构的全面更新。既然春季细胞代谢旺盛,营养供给也应充足。每天喝一杯牛奶,可以多吸收3克的蛋白质,这对增强体质、健康骨骼和牙齿都大有裨益。除了终身不断奶外,还应注意摄取优质的蛋白质,如鱼、鸡蛋、大豆及豆制品。
4.春吃茄子,软化血管
现代科学研究分析发现,茄子富含维生素P,100克紫茄子中的含量高达720毫克以上,不仅在蔬菜中属出类拔萃,就是一般水果也望尘莫及。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的黏着力,改善微细血管脆性,防止小血管出血。此外,茄子纤维素中所含的某种物质能降低胆固醇。因此,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、咯血、紫癜和坏血病等患者,常食茄子大有裨益。
疾病预防
1.失眠
中医认为,失眠是人体阴阳失衡、气血不畅造成的。春季气候变化较大,气候的不稳定容易影响到人的情绪,使人的生理功能失调,再加上春季气压偏低,也易造成人体激素分泌的紊乱,导致失眠。
2.月经不调
月经不调,是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,或先或后超过七天,又称“月经衍期”,“经乱”。本病以月经周期紊乱为只要特征,可连续两三个周期提前,又出现一次错后;也可推后两三个周期,又出现一次提前,没有一定规律。其主要伴随症状有:经行不畅,精神抑郁,胸胁胀痛,头晕耳鸣,腰膝酸痛等。
养生食谱
桂花杏仁葛粉羹
原料:桂花糖5克,杏仁粉5克,葛根粉50克。
方法:
1.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根粉和杏仁粉,再用沸水冲化葛根粉和杏仁粉,使之成晶莹透明状。
2.加入桂花糖、玫瑰酱各1勺,调匀即成.
用法:隔日1~2次,餐后适量服用。
功效:温中散寒,暖胃止痛,除烦止渴,解酒。
黑木耳桃仁小麦汤
原料:黑木耳10克,桃仁10克,丹皮10克,赤小豆30克,浮小麦50克,大枣5枚,鲜姜5片。
方法:把黑木耳、桃仁、丹皮、赤小豆、浮小麦、大枣及鲜姜片加适量水煎煮。
用法:每天2次,每次1杯。
功效:活血化瘀,通脉养心。
常用中药
葛根
【性味】甘、辛,凉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发表解肌,透疹,升阳止泻,生津止渴。
【主治】用于外感发热,项背强痛,麻疹不透,湿热泻痢,脾虚泄泻,消渴证。
泽泻
【性味】甘、淡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】利水渗湿,泄热。
【主治】用于小便不利,水肿,泄泻,淋浊,带下。
百部
【性味】甘、苦,平。
【归经】归肺经。
【功效】润肺止咳,灭虱杀虫。
【主治】用于新久咳嗽,顿咳,劳嗽,蛲虫病,头虱体虱。